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文化馆   >   正文

【弘扬伟大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征精神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6-13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产生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吓倒,他们在黑暗中高举革命旗帜,展开英勇的革命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如火如荼,相继建立了数十支红军和游击队,开辟了一块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开始形成燎原之势。为了消灭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政权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多次被红军粉碎。由于当时“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撤出苏区,进行战略转移。之后,在国民党军事压力下,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两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翻越几十座高山雪山,跨越数十条大江大河,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纵横14余省,总行程约65000 里,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赢得了长征的胜利。

【精神内涵】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故事分享】

故事一:陈树湘“断肠明志”

陈树湘,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革命烈士。湖南省长沙县人,1905年1月30日出生于一贫苦家庭。少时给地主当小长工,后随父到长沙城郊种菜。在毛泽东、何叔衡、郭亮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其思想倾向革命。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伐军进入长沙后,他组织农协骨干积极支援北伐,建立起一支农民自卫武装队伍,惩治为非作歹的土豪劣绅。

大革命失败后,他秘密到武昌,在叶挺部队当兵,先后任班长、排长。1927年9月,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随部队上井冈山。他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战斗中机智勇敢,先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七连连长、特务连连长、特务营党代表、红军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独立第七师和第九师师长、红十九军五十四师师长、红七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为开辟赣南和闽西等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他率领的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的艰巨任务。蒋介石先后在赣南、湘南设置了四道封锁线,调集了大量兵力,妄图阻止红军的战略转移。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带领全师指战员突破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其中最艰巨而又最壮烈的是湘江战役。这是敌人精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各主要渡口都有重兵把守。当数万国民党军从三面挤压过来的时候,他率全师奋力拼杀,鏖战4天5夜,终于保证了红军主力安全渡过湘江,而三十四师却从6000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在分路突围中又损失惨重。他也腹部中弹重伤,几个战士用简易担架抬着转移。他在担架上忍着剧痛指挥突围。突然,抬担架的战士饮弹倒下,他被翻滚到田沟里。警卫员前去救护。他推开警卫员,命令他们掩护其他战友突围。他把敌人引向自己,后被俘。当敌兵押送他至道县石马桥时,他乘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抠出肠子绞断,把鲜血都洒在长征路上,把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牺牲时年仅29岁。

故事二:半条被子

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有支红军部队来到湖南汝城休整,有3位红军姑娘随部队到达汝城沙洲村,她们没有进村,而是敲开了离村几十米远的一户人家,这家旧屋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女主人叫徐解秀,丈夫叫朱兰芳,年轻的夫妇为这三位女红军的到来倾其所有做了一顿饭。

晚上,三位女红军被女主人领到一张用楠竹钉成的床架前,床上的破席下面垫着稻草,红军战士把唯一的被子打开,几个人挤在这张床上。第二天,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徐解秀和3位女红军同时醒来,女红军发现,男主人朱兰芳一直睡在门口的草堆上,一夜都守护着她们。此情此景,三位女红军的眼睛湿润了。

临走时,她们决定把这唯一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夫妇,但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他们说:“你们3个人就共用着这么一条被子,天寒地冻的,还要赶那么远的路,我们怎能忍心把它收下呢,我们在家里,至少还有一个躲风避雨的地方啊 !”

位红军姑娘怎么也说服不了徐解秀夫妇,于是她们不由分说地把被子往床上一扔,抽身就往外跑,徐解秀赶紧抱起被子,拼命地又追了出去,在村口把被子推过来推过去僵持不下。这时一位红军姑娘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她们3个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下,坚定地把一条被子剪成了两半。她们拉着徐解秀的手哽咽着说:“大姐,这下你可别推了,这半条你就收下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的。”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半条被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泪水唰地流了下来……她看着这三位女红军,流着泪要丈夫朱兰芳把她们送过山。

红军离开沙洲村后,敌人随后赶来,把全村人都赶到祠堂,逼村民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大家都不说。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也被搜出烧毁,在祠堂徐解秀被罚跪了大半天。

此后的每年11月7日,徐解秀总要走到与他们分别的山脚下的桥头,盼着能再看到丈夫和那三位红军姑娘的身影。

【时代意义】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当代大学生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以上文字、照片来源于网络,视频来源于中央电视台官网和学习强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2011-2023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